來源:濱州日報
2021-03-10 09:56:03
全力實施“83”工程系列評論之四
加快產業轉型升級 推動“富強濱州”高質量發展
濱州日報評論員
站在開局“十四五”、沖刺“新百年”的時代節點,推動高質量發展成為時代要求。對于高質量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要把重點放在推動產業結構轉型升級上,把實體經濟做實做強做優。”市委經濟工作會議、全市重點工作攻堅突破大會都對產業轉型升級進行了部署和安排,全市上下要聚焦“七個走在前列、八個全面開創”,緊緊抓住產業轉型升級這個“牛鼻子”,強攻堅、快突破,推動“富強濱州”高質量發展實現新跨越。
產業結構是影響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是衡量一個國家或地區經濟發展水平的重要標志。當前,我市戰略機遇、有利條件和比較優勢加速集聚,高質量發展處于新的“窗口期”。“十四五”時期我市將進入新發展階段,面臨一系列新機遇新挑戰,發展中的矛盾和問題集中體現在發展質量上,如產業鏈條偏短,產品層次偏低。正因如此,推動高質量發展必須把產業結構轉型升級作為重點,這對于推動我市產業基礎“強基”、產業配套“強鏈”、動能轉換“強勁”,打造智能制造強市,“十四五”期間,實現發展質效走在前列意義重大。
加快產業轉型升級,全面開創“實業濱州”新局面。經過近年來的不懈努力,我市迎來了厚積薄發、能級躍升的突破期,也正處在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攻關期,加快發展現代產業體系,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水平,是跨越關口的迫切要求。實體經濟是我市經濟發展、在區域競爭中贏得主動的根基,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必須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十三五”期間,我市現代產業優勢凸顯。去年五大千億級產業集群、五大新興產業集群主營業務收入分別達到10234.8億元、1102.4億元,鄒平市被認定為國家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十四五”期間,我市將把發展經濟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堅持“工業興市、工業強市”,圍繞“5+5”十強產業,實施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攻堅行動,做優做強傳統產業,培育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力爭五大千億級產業集群主營業務收入增長42%,五大新興產業集群主營業務收入增長90%,打造世界先進制造業基地。
加快產業轉型升級,塑成現代產業體系優勢。在區域發展中能否贏得主動,關鍵取決于能否發揮優勢、揚己之長。戰略疊加的重大機遇優勢、得天獨厚的資源稟賦優勢、家底厚實的產業體系優勢、勢頭強勁的科技創新優勢等,是我市得天獨厚的優勢,各級各部門要持續增創、集聚、塑造、擴大、用好比較優勢,一切圍繞產業轉、一切盯住產業干,做到“三堅決一促進”,真正把長板用到極致、把優勢化為勝勢,全力打造產業轉型“升級版”。堅決淘汰落后動能。啟動新一輪“四減四增”行動,強化能效評價結果運用,組建產權交易集團,促進用能權、用水權、碳排放權等要素市場化交易、高效化配置。嚴格項目門檻,決不能新上不符合環保、安全、技術、能耗等標準的項目,決不能引進效益性不好、成長性不強、貢獻度不大的項目。堅決改造提升傳統動能。深入開展“千項技改、千企轉型”計劃,實施重點產業全鏈條數字化改造,培育一批“互聯網+協同制造”示范企業。聚焦輕量化鋁新材料研發和裝備制造、精細化工新材料、高端紡織家紡等產業,加快延伸產業鏈、暢通供應鏈、提升價值鏈,打造“加強版”的五大千億級產業集群,“十四五”時期主營業務收入突破1.5萬億元,實現從“規模經營”向“價值經營”整體再造。堅決培育壯大新動能。聚焦大數據、物聯網、氫能、特種功能材料等新興領域,布局建設電子信息、智能制造、生物醫藥、大數據、綠氫基地等產業園,打造“四新”經濟新引擎。發展資本市場可以有效優化資源配置、服務實體經濟、化解金融風險,要做好債券基金引用,做好上市企業培育,年內新增上市企業2家,確保實現新突破。
創新開創未來,實干成就夢想。面對深刻變化的外部環境,保持戰略定力,增強必勝信心,集中力量辦好自己的事情,是我們應對各種風險挑戰的關鍵。全市上下要聚力“83”工程,聚焦調結構、聚力促轉型、用好新政策,大抓項目、抓大項目,切實轉變發展方式,著力打造未來發展新優勢,推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使發展成果更好惠及全市人民,不斷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