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9月6日訊 推進“雙型城市”建設,建設富強濱州,迫切需要一大批“實戰實操”型干部乘勢而上抓攻堅、創富圖強、求突破。2021年,為滿足發展需求,濱州市第三批赴合肥“體悟實訓”50名干部進行了為期三個月的‘融入式’體悟實訓。通過“走出去學”提升境界格局、開闊思路視野、增強素質能力,破解發展中遇到的困難問題。
合肥是全國第二個獲批的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從過去的“科教之城”,到現在的“創新之都”,科技創新被嵌入了合肥的城市基因。為更好的對標合肥,學習合肥在科技創新、產業發展、人才引進等方面的經驗。圍繞探索高效引才新模式,人才工作學習小組對標對表,建立首家合肥引才工作站,逐步建立起結構優化、精準招聘的濱州引才格局。
對標“智匯合肥高校行”探索高效引才新模式
合肥、濱州在高校引才工作中形成了各自的引才品牌,兩地高校引才活動雖然起步時間和開展頻率上基本一致,但最終呈現的效果卻有不小的差距。截止到4月底,合肥引進本科以上高校畢業生已達3.2萬人。對比濱州,濱州市也有很好的人才政策,但是實施的“三進工程”1年才引進1萬名高校畢業生,在宣傳推介效果、學生關注度、現場反響、引進簽約率等方面仍存在差距。在此基礎上,人才工作學習小組進一步深入調研,形成了濱州市“選擇濱州—名校人才直通車”優化改進方案。在入校招聘前一周就進駐高校進行宣傳,把招聘程序前置,發動學生會、社團組織提前向學生推介;利用學生應用較多的微信、論壇、抖音等進行宣傳;對于濱州市“十強”產業急需的重點專業畢業生,根據學生課程安排情況,利用學生課余時間進行精準推送招聘信息。
并在招聘會當天,針對學生上課時間確定推介會的時間,爭取更多學生能參加招聘推介會。招聘推介會結束后,留下相關工作人員繼續跟蹤服務,利用學校的線上招聘平臺,持續進行線上招聘,同時發揮引才工作站的作用,邀請學校就業辦、輔導員等帶領學生來濱州游學、實習、調研,延長招引的程序,逐步建立起結構優化、精準招聘的濱州引才格局,提高高校畢業生來濱率。
人才工作學習小組組長、濱州市公共就業和人才服務中心副主任孫善君說:“選擇濱州—名校人才直通車是濱州市吸引高校畢業生來濱創新就業的重要活動,人才工作學習小組梳理人力資源機構在宣傳渠道、現場編排、跟蹤服務、線上板塊開發等方面的優勢,探索與第三方人力資源服務機構合作模式,形成了濱州市選擇濱州—名校人才直通車優化改進方案。目前,該方案已經在產業基礎比較好的鄒平市推進實施。”
建立首家合肥引才工作站
合肥市的高校數量眾多、科創資源非常豐富,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合肥工業大學為代表的國內知名高校,在科教資源和研發能力方面,與濱州市“十強”產業企業技術需求匹配度很高。通過這次體悟實訓將合肥豐富的科教資源與濱州產業發展相結合是重中之重。
為深入落實合肥濱州人才工作常態化合作框架協議,填補在合肥沒有引才工作站的空白,實訓干部積極與合肥工業大學對接,最終確定由合肥工業大學、濱州市共建引才工作站,以合肥工業大學為平臺,借助合肥市的人才、科創資源,解決濱州市企業技術難題。目前,濱州市十強產業骨干企業的技術需求已通過工作站發布。
合肥工業大學黨委組織部副部長宋之帥說:“濱州體悟實訓團很執著,多次來學校交流溝通,希望能加強合作。開始我還覺得也就是說說,就3個月時間也不會有什么可以合作的。可是體悟實訓這些學員對濱州的人才、產業情況很了解,能準確的知道濱州的需求,從哪些方面對接。他們的誠意令人感動。經過深入的交流研討,學校和濱州共同建成了濱州引才工作站。工作站建成后,通過工作站對接了好幾個的濱州企業技術需求。通過體悟實訓的同志建立起了合肥工業大學與濱州的實質性合作。”
合肥工業大學引才工作站,目標不只是引才,還在創新項目、技術成果轉化方面深入合作。“我們還將借助合肥工業大學這個平臺,全面對接合肥市的人才、科創資源,為富強濱州建設提供智力支持。”共青團濱州市委辦公室主任、四級調研員馮麗麗說道。
據了解,濱州市第三批“體悟實訓”團隊分別在合肥工業大學、安徽大學、安徽農業大學、安徽科技大市場、中科院(合肥)技術創新工程研究院、合肥國家大學科技園、安徽山東商會等科技成果轉化平臺、社會經濟組織建立了濱州市“十強”產業企業技術需求的發布渠道,為合肥科技團隊和科技成果轉化企業“揭榜掛帥”提供了對接平臺,提高濱州市企業技術需求對接效率。目前,已經有新材料、牛肉加工、小麥加工等技術需求進行了有效對接。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