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9月2日訊 9月2日,濱州市政府新聞辦召開“大開放、大改革、大發展,全面提升八大品質——亮進度”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濱州市退役軍人事務局專場。邀請濱州市退役軍人事務局黨組書記、局長史紅芳,濱州市退役軍人事務局黨組副書記、三級調研員張建軍,濱州市退役軍人事務局黨組成員、副局長柴新勇,共同介紹濱州市退役軍人事務局今年以來提升服務品質工作成效和有關工作進展情況,并回答記者提問。
張建軍介紹,近年來,濱州市雙擁工作緊緊圍繞鞏固提高一體化國家戰略體系和能力主線任務,著眼服務部隊改革強軍、軍民融合發展、社會化擁軍等重點,發揮雙擁橋梁紐帶作用,聯動政府部門搭建擁軍優屬政策落實平臺,引領行業龍頭打造社會化擁軍優質服務高地,對接探索駐地部隊擁政愛民示范亮點,依托軍創企業增強創業創新能力,依靠大中院校建立“學歷+戰力”雙提升機制,探索構建了黨政主導、行業主力、部隊主抓、企業主推、院校主動“政行軍企校”雙擁共建體系,“真情雙擁·品質濱州”雙擁品牌內涵更加豐富。
強化部門聯動,搭建擁軍平臺。依托領導小組構建起“四級書記抓雙擁”的責任體系,各級雙擁辦發揮聯系軍地的橋梁紐帶作用,各成員單位鼎力配合,軍地每年列出服務“雙清單”,著眼“后院后路后代”,聚力解決涉及部隊官兵切身利益的實際問題。深入落實隨軍家屬隨調隨遷、定向招聘政策,按時足額發放隨軍家屬未就業期間地方基本生活補貼;持續推動跨軍地就醫醫療補助政策落地,為駐濱部隊官兵每人每年提供1000元就醫補助;啟動2024年濱州市“雙擁優撫大篷車·助力鄉村振興”系列活動,為服務對象提供專屬優先優惠服務,不斷豐富和完善擁軍形式和內容。
凝聚行業力量,構建擁軍體系。依托遍及全市餐飲、旅游、醫療、保險等行業領域雙擁優撫服務點,織密落實雙擁政策、推廣雙擁服務、宣傳雙擁文化的擁軍網格。發揮“兩新”組織力量,成立濱州市渤海關愛退役軍人基金會,多形式、多渠道開展關愛現役、退役軍人活動;在醫療機構、金融網點、大型商超等全市1500余家公共服務場所推廣“軍人依法優先標識”、雙擁宣傳標語、濱州雙擁卡通形象標識,全面提升軍人依法優先優待服務質量和水平;實施社會化擁軍優屬過程管控“六個一”工程,即:一塊牌匾亮承諾、一張卡片享尊崇、一本手冊優服務、一個中心促提升、一本臺賬記全程、一套機制評效能,規范引導雙擁優撫服務點健康發展,構筑起“百業千行齊擁軍”的社會化擁軍新常態。
發揮部隊優勢,培育愛民亮點。駐地部隊緊緊圍繞地方所需、群眾所盼和部隊所能,全力支持地方經濟社會事業發展。濱州軍分區主動協調組織軍地防汛演練,出動民兵2萬余人次執行防汛搶險任務;濱州海警局協助公安、海洋漁業等部門做好聯合執法活動,查處涉私涉砂等重大案件20余起;海軍“濱州艦”官兵深入開展“城艦共建”活動,用讀書分享、曲藝共享等活動,鏈接起跨越海陸1000公里的家鄉魚水情。
精準對接需求,助推戰力提升。強化政策引導、項目帶動,用足用好軍民融合企業、退役軍人創業等方面的扶持優惠政策,持續凝聚“企業擁軍”力量,逐步形成“企業擁軍”自覺。利用濱州軍供站平臺,發揮我市糧食加工、紡織生產、廚具制造等產業優勢,按照“部隊提需求、政府搭平臺、企業搞保障”的思路,對接部隊官兵戰備訓練需求,專項研發功能性產品。同時,開展“農副產品進軍營”活動,以擁軍價將濱州特色農副產品供應軍營,打通了軍地需求統合、資源聚合,為助力地方經濟發展貢獻力量。
搭建特色學校,助力品質提升。建立起以濱州雙擁學院為引領,各縣市區雙擁學校為依托的濱州雙擁特色學校體系,為部隊和學校架起共建平臺。一方面,利用渤海革命老區資源優勢,持續強化在軍民融合發展理論提升、實踐指導、產業升級等方面的研究,階梯式開展教育擁軍、文化擁軍、社會化擁軍與文化雙擁的理論創新,促進軍地雙方文化的良性互動。另一方面,依托濱州雙擁學院“產教研”融合優勢,為駐濱部隊官兵、濱州艦官兵和廣大退役軍人提供學歷提升、技能培訓、就業創業扶持等服務,推動新質生產力同新質戰斗力高效融合、雙向拉動。
閃電新聞記者 陳帥 濱州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