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界面新聞
2025-03-10 11:04:03
濱州正深化招商成果,全方位提升招引質效,推動城市區域協調發展水平不斷躍升。
文 | 陳明一
2月18日下午,“京濱攜手 智造未來”2025 中國?濱州(北京)新材料高端制造項目合作懇談會在北京舉行。會上,新能源材料產業基地建設項目、機械裝備發動機部件生產加工項目等11個項目現場簽約,總簽約金額 158.8 億元,區域協調發展的潛力備受矚目。
近日,山東省人民政府網發布《山東省深入落實區域協調發展戰略深度對接京津冀和長三角行動方案(2025-2027年)》(以下簡稱《方案》),旨在通過區域協同發展,優化資源配置,提升山東省在全國經濟格局中的地位。
雖然《方案》對“深度對接京津冀和長三角”的解釋打破了單一的地緣限制,山東十六地市大多都有提及,并各有不同的責任分工。但以濱州為代表的山東地市,憑借地理區位的優勢,較早地開啟了與兩大區域合作的步伐,積累了豐富的工作經驗,值得借鑒。
濱州,北接河北省滄州市,處于京津冀和山東半島兩大城市圈的交匯點,特別是濱州下轄的無棣縣,素有“冀魯樞紐”和“齊燕要塞”之稱。
為什么是濱州?
去年3月14日,中國·濱州融入京津冀協同發展推介會在北京舉行,濱州市委書記宋永祥出席并作題為《近在咫尺 美在眼前 濱州加速打造融入京津冀橋頭堡、后花園》的主旨演講。演講內容清晰地概括了面對區域協調發展,濱州為何要走在前。
從地緣上看,濱州是山東離北京最近的城市,正在建設的津濰高鐵開通后,到北京僅50多分鐘。
現在的濱州,京津冀協同發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環渤海經濟圈等國家戰略疊加賦能,“六高五鐵十專線十高速”、港口機場立體交通格局加速構建。可以說,人文地理的相親相近,讓濱州成為融入京津冀、聯通環渤海、面向東北亞的橋頭堡。
近年來,中海油集團、國家能源集團、華能集團、京東集團、國能生物發電集團、碧水源科技等大批在京企業在濱州投資建設了諸多優質項目,京濱人才交流也越來越活躍。
從城市硬實力來看,濱州正加速打造先進制造業強市,擁有高端鋁業、精細化工、智能紡織、食品加工、畜牧水產五大千億級優勢產業集群。
2024年,濱州工業經濟實現跨越式發展,規上工業營業收入10422.23億元,首次突破萬億元大關;規上工業利潤總額611.41億元,增長62.94%,增速保持全省第1位。而全球、全國冠軍產品從53項增加到67項,濱州僅用了一年的時間。更值得關注的是,在這67項冠軍產品中,有16項產品產能、產量、營收或市場占有率列全球第1位。
目前,濱州可開發風電、光伏總裝機規模超過6000萬千瓦,正加快建設山東省最大的魯北(濱州)風光儲輸一體化基地,入圍京津冀氫燃料電池汽車示范城市群,第六個千億級產業集群呼之欲出。
濱州是一座有著可期未來的城市,正全面建設產教融合型、實業創新型“雙型”城市。2024年,濱州市全社會研發投入占GDP比重達3.7%,實現全省“四連冠”;濱州科技大市場全省率先投用,渤海先研院科創帶動效應超80億元。全省首家民企承建的省實驗室成功獲批,魏橋國科科技園全面投用。省級以上創新平臺新增26家,達450家;濱城入選全省科技創新十強縣,五大千億級產業集群營收達1.25萬億元,重點新興產業集群營收達1738億元,連續四年入選全國先進制造業百強市,科技賦能產業煥新升級成效顯著。
從城市軟實力來看,濱州把“讓企業和企業家舒服”作為城市發展的核心理念,連續舉辦六屆企業家大會,深入開展成就企業家夢想行動,去年就有5900多個企業家夢想變為現實,“濱周到”營商環境品牌越擦越靚。當前,濱州正全力打造國家兒童友好城市、青年發展友好型城市、國家康養示范城市、國家體育公園城市,建設全國首個“心安城市”。
可以說,承接產業外溢、積極溝通協作,近在咫尺的濱州,憑借其產業基礎是京津冀合作的穩固伙伴,而在濱州這座品質城市工作和生活,更有一種“如沐春風、情暖萬家”的幸福,這正是濱州的底氣。
全國瞭望,不僅是京津冀
2024年12月14日,濱州召開了市政府謀劃2025年重點工作暨“十五五”規劃編制務虛會議,以集思廣益、務虛謀實,更好引領和推動全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擴面提檔抓招商、擴能提效建項目、擴量提質強工業,新的一年,濱州決心“三大戰役”要乘風再起,再取佳績。
濱州渴求大項目,就要積極走出去,邁出招商引資的穩健步伐!
去年,濱州市創新出臺《招商引資行動方案》《重點產業鏈招商“1+1+N”工作機制實施方案》,成立以市黨政主要負責人為指揮長的招商引資指揮部,圍繞傳統產業改造提升、新興產業培育壯大、未來產業超前布局,精準發力“招大引強”“招新引優”。
2024年,濱州市黨政主要負責同志帶隊赴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成渝等地招商考察21次,列全省第2位,簽約合同內資列全省第1位,到位省外內資列全省第4位。內資產業項目開工率列全省第1位,高于全省平均水平7.81個百分點;資金到位率列全省第3位,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28個百分點,推動遠宏智能風機裝備制造基地及智慧綠色能源、卓奧鋰業新能源汽車廢舊鋰電池綜合利用、亨通高端鋁及鋁合金電纜等156個重要產業項目相繼簽約落地,為全市經濟社會發展注入強勁活力。
2024年2月1日,濱州市醫藥健康產業“雙招雙引”推介暨高質量發展交流活動在北京舉行;3月7日,濱州市智能紡織產業招商推介會在上海舉辦;5月25日,“‘深’空‘濱’紛 共贏未來”濱州市低空經濟投資促進推介會在深圳舉辦;9月1日,2024濱州(蘇州)新能源新材料產業投資合作推介會在蘇州舉行……不僅僅是京津冀,濱州招商引資的步伐踏遍了大江南北。
濱州不斷強化“市級領導帶頭招商、市縣一體共抓招商、專班部門爭先招商、專業隊伍駐點招商、全社會參與招商”一體招引,凝聚起招商引資強大合力。一年來,開展各類招商推介活動200余次,組織小分隊上門拜訪寧德時代、比亞迪等企業1500余家,邀請中建絲路、林德等1200余家中外客商來濱考察,實現大通(國際)礦業裝備制造產業園、濱州航空航天產業園、零碳智慧現代海洋生態產業示范園等一批旗艦型引領型項目簽約落地。
值得關注的是,濱州招商思維結合優勢產業及重點發展產業,確定11條重點產業鏈,直擊關鍵核心技術和零部件薄弱環節,聚焦“三類500強”企業、上市公司、大型央企等,依托魏橋等“鏈主”企業,集中優質資源合力攻關,精準招引創源新材料150萬噸氫氧化鋁、國能生物發電綜合智慧零碳電廠(園區)、華能濱州新能源85萬千瓦光伏、中盡國際3GW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生產線、上海電氣智能塔筒制造、國家能源博興二期2×100萬千瓦發電工程等一批建鏈延鏈補鏈強鏈的龍頭產業項目,實現產業從“零”到“鏈”、從“鏈”到“群”。
其中,國能生物構建多能互補、內外互濟、源網荷儲互動的現代能源體系,打造綠色低碳、智慧安全、經濟高效的能源產業新格局。華能濱州新能源光伏項目是全國首個立體確權光伏用海項目,首批60萬千瓦并網發電,奮力沖刺85萬千瓦光伏項目全容量并網投產,將項目打造成魯北基地新能源標桿項目。
濱州持續發揮北京、上海、深圳、蘇州四個駐外中心橋頭堡作用,強化與深圳灣實驗室、中科院化學研究所、中國材料研究學會等科研院所長效對接,與央企投資協會、中鐵建發展集團等央企投資平臺保持常態化聯系,儲備“鈉電池產業化”“第三代碳纖維裝備工程化及材料產業化”等前沿項目,推動格朗吉斯復合鋁材、生物法合成香蘭素等20余個優質項目落地濱州。瑞典格朗吉斯與創新集團強強聯合,建設年產35萬噸汽車鋁板項目,將助力濱州鋁產業向價值鏈高端邁進。
2024年12月27日,創源新材料150萬噸氫氧化鋁項目正式投產,已實現到位資金10.47億元,從開工到投產僅用時6個月零6天,當年開工、當年建設、當年投產,這就是“濱州招商速度”!
如今的濱州,錨定重大機遇、重點區域、重點產業、重要平臺,謀劃“走出去、請進來”、區域合作、線下與線上等多種形式招引推介方式,深化招商成果,全方位提升招引質效,推動城市區域協調發展水平不斷躍升。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