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濱州網客戶端
2020-05-08 09:28:05
2020年5月8日,第73個“世界紅十字日”。
習近平總書記曾說:“紅十字不僅是一種精神,更是一面旗幟,跨越國界、種族、信仰,引領著世界范圍內的人道主義活動。”
鼠年春節,疫情猝不及防地突襲,無數雙眼睛凝視成不屈的防線,用生命呵護生命,以團結驅散寒冷,給人們傳遞著溫暖、希望和信心。我市紅十字人聞令而動,同時間賽跑,成為默默的奉獻在背后的志愿者,以實際行動詮釋紅十字精神精髓,急群眾之急,向受難群體和受難者伸出援助之手,積小善為大善,用人道、博愛、奉獻書寫出了新時代的責任和擔當。
目前全市疫情防控形勢總體已趨向平穩,群眾生產生活秩序基本恢復,而紅十字精神更是在時間的洗禮下歷久彌新……
同時間賽跑,積極爭取上級疫情防控物資筑牢健康防線
到濟南遙墻機場接收捐贈防疫物資
市紅十字會工作人員接收防疫物資
疫情緊急,人命關天,須臾不能懈怠。與疫情較量,拼的是速度,爭的是時間。只有努力跑在時間前面、搶在疫情前面,才能牢牢把握防控阻擊戰的主動權,為筑牢守護人民群眾的健康防線贏得更多的時間和空間。
市紅十字會聞令而動,立即召開專題會議,研究部署相關工作,在全市紅十字系統明確防控工作負責人和聯絡員, 24小時聯絡暢通,突發事件10分鐘內上報會值班室,30分鐘內文字材料報市會;與衛生健康委建立協調溝通機制,積極做好聯防聯控工作;1月 25日上午所有在濱工作人員立即返回工作駐地,27日起全體人員到崗,為捐贈者專門印制新冠肺炎專用的榮譽證書和感謝狀;召開黨組會議5次,專題研究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遇到的難點、熱點等問題,研究制定接收款物工作流程等。
與此同時,市紅十字會進一步加大力度、提高效率,分秒必爭、雷厲風行,高質量地落實好各項防控部署,積極向國家、省紅十字會聯系疫情防控物資。省紅十字會調撥給我市注射用的阿奇霉素3120支(全省共17040支),立即撥付鄒平市;蒙牛集團捐贈的5556箱牛奶當即撥付各縣區紅十字會及防控一線單位;中國紅十字會總會下撥的立白企業集團捐贈的洗衣液、84消毒液等消殺用品和生活用品1026箱,立即撥付濱醫附院、市人民醫院、市中心醫院三家市級定點醫院。
眾心合,步調齊,跑出疫情防控與救助的“濱州速度”
紅十字藍天救援隊對公共場所進行消殺
“上下同欲者勝,風雨同舟者興!全國一盤棋,堅決打贏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眾心合,步調齊!市紅十字會堅持守土有責、守土擔責、守土盡責,積極開展疫情防控及專項款物募捐,爭分奪秒、全力以赴,共同戰“疫”,用“濱州速度”同時間賽跑,跑出疫情防控與救助的加速度!
針對疫情,及時跟進。自1月23日起,針對新冠肺炎疫情發布定點醫院機構名單、致武漢來濱人員的一封信等與疫情相關的內容;26日通過市委新冠肺炎疫情處置工作領導小組在濱州電視臺、報紙、“掌握濱州”、網站、官微等率先發布《濱州市紅十字會公告》,公布24小時值班電話,做好募捐咨詢及捐贈款物接受工作; 30日率先在官微發布《心理救援志愿服務隊公告》,每天安排值班人員通過微博、QQ公眾號、微信公眾號等平臺提供心理咨詢。
捐贈分發,分秒必爭。疫情防控的日子里,市紅十字會提高政治站位,以對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高度負責的精神,把疫情防控工作作為此時最重要的工作來抓,切實扛起疫情防控責任,讓黨組織和黨員沖鋒在前,爭分奪秒,及發分發物資。以2月1日鯊魚菲特捐贈雞胸肉(丸)200箱為例,當天,市紅十字會工作人員和紅十字會志愿者第一時間到廠家,辦理捐贈手續,第一時間把捐贈物資直接送到市中心醫院、濱醫附院等單位,保證捐贈物資第一時間送到一線人員手中。
款物分配,斷決如流。市紅十字會扎實做好每一筆捐贈物資的接收和發放。哪些物資可以接收?哪些物資不可以接收?同時對捐贈人做好解釋工作,從定向物資的及時發放到非定向物資的科學合理分配,都做到了斷決如流。為更便利地接收境外捐贈物資,積極協調濱州海關,增加濱州市紅十字會為新冠肺炎疫情進口物資受贈人,自2月6日起,共接收境外捐贈價值約500萬元物資4筆,捐贈物資包括口罩、醫用防護品等。
透明、公開,確保每一筆捐贈款物流向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市紅十字會對疫情防控物資接收和使用情況進行公示
在疫情防控工作中,社會捐贈發揮了重要作用。市紅十字會嚴格履行審批手續,嚴格出入庫登記制度,嚴格資金、物資撥付流程,以確保及時高效發放,做到了數字準、情況明、底數清。
自1月29日起,市紅十字會每天定時在官方微信“濱州紅十字”和濱州市紅十字會官方網站“通知公告”欄公示接收款物收支情況,在《中國濱州》官網公示接收款物收支情況。自2月23日起,結合捐贈情況,每周二、每周五對接收的款物進行公示。
依法依規,全程公開。對所有捐贈款物一律實行全流程監督、全過程管理、全鏈條服務;公開透明,定期發布接收捐贈公告,自覺接受社會監督;快速高效配送,引入市場主體補充物流力量,確保捐贈物資盡快送達戰“疫”一線;統籌協調,精準調度、科學分配,應用大數據技術,對資金和物資撥付使用進行實時監管,確保每一筆捐贈款物流向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所捐款物,條清目明。從小到10元大到100萬元,無論是單位還是個人,市紅十字會都一視同仁,為捐贈者提供捐贈票據、捐贈證書、感謝狀。截至2020年5月6日17:00,市紅十字會接收捐款504筆,6338698.28元,支出6338698.28元,其中,撥付湖北疫區1850475.25元;定向撥付各縣市區捐助1255070.00元;用于我市疫情防控工作3212125.03元。本級紅十字會實際支出21028.00元,委托紅十字藍天救援隊購置應急醫用外科口罩、防疫防護服、噴霧器、防護面罩等物資,用于衛生防疫、消毒工作。截至2020年5月6日17:00,紅十字會共接收捐贈物資133筆,總價值1112.1799萬元,并全部發放完畢。其中,定向捐贈物資直達疫情防控一線,由捐贈方直接送至接收方,非定向捐贈物資由市疫情防控指揮部統一調配。
明確捐贈資金撥付流程:1.定向資金的管理。根據捐贈單位(個人)捐贈意向,24小時之內撥付到位,必須用于本次疫情。2.定向湖北、武漢的根據省紅十字會統一要求,按時間節點撥付。3.無定向要求的,按市指揮部要求統一調配使用,每天及時上報資金數額,并督促指揮部及時下達調配撥付命令,確保資金及時用于一線防護。接收捐贈的款物,嚴格按照相關規定執行,市紅十字會一律不截留,不收取任何管理費。
明確捐贈物資撥付流程:1.凡是重要醫用物資,及時上報市指揮部,由指揮部統一調配使用;2.有定向要求捐贈物資,按指定要求直接送到接收單位,無需中轉,由市紅十字會到捐贈地點現場進行清點驗收,辦理捐贈手續;3.民用捐贈物資,先報告市指揮部,按指揮部意見辦理,督促指揮部及時調配到位,指揮部確定不需要統一調配的,由市紅十字會賑災救濟部拿出初步意見,報會黨組研究決定(可隨時召開黨組碰頭會和會長會簽制),確保及時將捐贈物資第一時間送到一線,當天接收的物資一般情況下不會隔夜,特殊情況的原則上不超過24小時撥付到位,確保當天分發完畢。
擦亮城市底色,點亮希望之光,默默守護,溫暖一座城
紅十字志愿者參與社區值守
有一群人,他們說自己是“影子”,我們說他們是“陽光”,那就是志愿者。他們,平時默默無聞,每逢大事發生,就會挺身而出、溫暖你我;他們,主動選擇成為一顆顆螺絲釘,在需要的地方留下忙碌的身影。
就像一束光簇擁另一束光,愛的力量亦會眾人拾柴火焰高——
市紅十字會組織紅十字志愿者參與社區健康宣傳和防護知識普及,與紅十字博愛衛生站聯合開展疫情防控宣傳;
鄒平市紅十字甘霖志愿服務隊抗疫期間累計開展志愿服務3.7萬小時,參與志愿者200余人,出勤4000余人次,獲“鄒平市抗擊疫情最佳志愿服務組織”稱號;
博興縣紅十字會組織紅十字志愿服務隊積極參與各類疫情防控志愿服務,先后組織近650人次,開展捐贈物資搬運、分發、社區值守、愛國衛生、助力復學、整理物資等志愿服務活動,為堅決打贏疫情防控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貢獻了紅十字力量;
紅十字藍天救援隊共出動隊員300人次,開展集中辦公場所、公共場所、社區消殺工作63處,消殺面積15萬平方米,受益3.3萬人,為360余臺參與疫情防控的公務車輛免費消毒,一直堅守在我市疫情防控第一線;
2月20日,紅十字藍天救援隊5名隊員緊急馳援武漢,參與抗疫最前線的物資接收、登記、轉運、發放和消殺工作;
濱城、陽信、無棣等縣區紅十字會也積極行動起來,動員紅十字志愿者參與到疫情防控工作中來。
時間可以慢慢流逝,時光卻永遠不會因此褪色。志愿紅,擦亮了城色底色,溫暖著濱州這座城。
繼續當好中國紅十字事業的踐行者、擔當者 、開拓者
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黨對人民作出的莊嚴承諾。“開展人道救助,真心關愛群眾,努力為國奉獻、為民造福”是習近平總書記對紅十字會的要求。“真心”兩字道出了紅十字會踐行黨的根本宗旨、履行黨的莊嚴承諾的重要途徑,是在新時代主動作為的精神動力,也是富強濱州建設的救助保障。
未來,市紅十字會將繼續武裝頭腦“真心”引領,銘記宗旨“真心”奉獻,務實為民“以心換心”,切實在黨風廉政建設、遺體(角膜)捐獻、人體器官捐獻、社會救助、造血干細胞捐獻、備災救災等十四項業務中,做履行使命的踐行者、擔當者 、開拓者,以關系群眾生命、健康、尊嚴的每一項業務,以呼喚人間大愛傳遞的每一個行動,使需要幫助的群眾有更多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使命呼喚擔當,使命引領未來。”市紅十字會作為黨和政府在人道領域聯系群眾的橋梁和紐帶,在廣泛動員人道資源,激發蘊藏在人民群眾中的巨大創造力,凝聚同心共筑中國夢,建設富強濱州的磅礴力量方面的獨特優勢,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新時代要有新氣象,更要有新作為。紅十字人正以“天連五嶺銀鋤落,地動三河鐵臂搖”的精神氣概,不忘初心、牢記使命,腳踏實地、辛勤耕作,以堅定的政治信念、強烈的使命擔當、昂揚的進取精神、務實的工作作風,在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征程中貢獻人道力量,為富強濱州建設作出應有的貢獻。
歷史的長河無言向前奔跑,帶走了光陰,青絲終將換成白發,而紅十字人書寫出的人道、博愛、奉獻精神必將銘刻進歲月的光輝……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