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10月22日訊 金秋九月,碩果飄香,濱州市博興縣三百多畝的大豆田在陽光的照耀下滿目金黃。濱州市知名種糧大戶耿金光在他的豆田里來回穿梭,聯系收割機、安排運輸車、對接采購商,忙得不亦樂乎。
耿金光:“今年的大豆由于選擇了菏豆33,品種非常好,再說今年的天氣有利于大豆的生長,大豆的籽粒飽滿,又加上國家政策每畝補貼150元,今年的豐收已成定局?!?/p>
收割現場,有農業部門的實地測產,也有采購公司的專業考察。經過一番考量,耿金光的豆田以每畝480斤的產量得到了各位農業專家的肯定。同時,也爭取到了采購商的最高價格。
山東誠豐種業銷售經理付勇告訴記者:“現在我們是按照每斤2塊7毛5來收。目前來說在我們當地價格是最高的,之所以愿意出這么高的價格,一是這個品質的蛋白含量很高,能夠為企業的加工節省成本,而且這個品種的百粒重比較重,能達到二十五六克,籽粒比較大,單株結莢性比較強。”
耿金光,憑著一股不怕吃苦、永不服輸的創業精神,20年來執著地在黃土地里“挖金”,2018年被評為“山東省勞動模范”。耿金光種植玉米、小麥良種已有多年,種植大豆是第一次,一顆顆豆子從收割機糧倉里奔涌而出,迎來了大豐收。大豆種植實行了土地輪作,不僅實現了當季豐收,也改良了土壤,提高了土壤產出率。
耿金光說:“過去種植小麥、玉米地里面的病菌格外多,通過輪作項目徹底地解除了大部分的土壤病菌。下一步,有國家輪作這個好政策,我要把我所有的土地全部輪作一遍,里面的病菌少了,小麥的產量也上去了。”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