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濱州日報/濱州網
2024-12-30 15:48:12
近日,濱醫附院泌尿外科成功實施第100例機器人輔助外科手術,這既是一個“里程碑”,又是一個新起點。
機器人能做精細的外科手術?沒錯,自2023年5月份引入達芬奇機器人后,濱醫附院泌尿外科已經使用這款機器人輔助為100名患者成功實施前列腺癌、腎腫瘤等復雜手術。
與傳統外科手術相比,被稱為“神助手”的達芬奇機器人到底是如何完成精細的外科手術?它又有哪些優勢?聽聽濱醫附院泌尿外科主任醫師梅延輝如何說。
達芬奇機器人外科手術“神助手”
機器人做手術是咋回事?是不是就是給機器人設定好程序,全程讓機器人來做手術?手術過程中不需要主刀大夫嗎?……對于機器人輔助手術,很多市民有諸多疑問。
目前,濱醫附院泌尿外科手術所使用的機器人名叫達芬奇機器人,全稱為達芬奇機器人輔助腹腔鏡手術。達芬奇機器人系統由外科醫生控制臺、床旁機械臂系統、立體成像系統三部分組成。
“機器人輔助腹腔鏡手術過程中,主刀醫生不需要直接接觸患者身體。他只需要專心操作控制臺。直接與患者接觸的是無菌的床旁機械臂系統?!泵费虞x解釋,機器人的立體成像系統為我們提供的是放大而清晰的手術視野,所以說達芬奇機器人輔助腹腔鏡手術是由主刀醫生操控機器來完成的手術。
那么與傳統手術相比,達芬奇機器人輔助腹腔鏡手術有哪些顯著優勢?
“外科像腫瘤還有重建成形這一類的手術,手術過程中需要清晰的辨認組織邊界、精準切除縫合操作。在醫學發展進程中,這幾類手術經歷了三個技術階段?!泵费虞x說,第一個技術階段是開放手術,但開放手術的切口創傷較大,另外術中靠肉眼難以清晰辨認精細的血管神經,還有一點就是,術中一些狹小的空間很難完成重建縫合這一類的操作。第二個技術階段是腹腔鏡手術階段,腹腔鏡手術避免了巨大的手術切口并提供了相對放大的視野,但術中重建縫合這一類操作非常困難,同時不可避免存在術者操作手的生理性抖動。
“達芬奇機器人輔助腹腔鏡手術是第三個技術階段,這一類手術的切口與腹腔鏡手術相似,他在術中通過立體成像系統將精細的血管神經放大而不失真,保證了組織辨認的精準;同時仿真的機械手臂可以模仿人的關節活動,同時比人的關節活動度更大,而且在機械臂操作過程中可以濾過人手的生理性抖動,最終保證操作的精準?!泵费虞x用剝橘皮來形容,“就是在不破壞橘絡的情況下,將橘子皮給剝下來,所以說這一種操作方式最大的優勢是在體腔內操作時對于組織臟器的保護?!?/p>
所以在泌尿系統疾病中,有一些適合達芬奇機器人腹腔鏡手術的優勢病種,比如前列腺癌,達芬奇機器人輔助腹腔鏡下前列腺癌根治術,手術中能夠清晰辨認前列腺血管神經,同時可靠縫合尿道,能夠最大限度保證患者術后控尿和性功能的保留;比如腎腫瘤,達芬奇機器人輔助腹腔鏡下腎部分切除能夠精準切除病變組織,可靠吻合保留腎臟;比如腎積水,達芬奇機器人輔助腹腔鏡下腎盂成形及輸尿管再植術能夠充分發揮機器人手術優勢,可靠保留組織血運,精準縫合創面;另外還有一些其他復雜的腫瘤,包括腎癌伴靜脈癌栓及巨大腹膜后腫瘤,能夠清晰辨認切除組織。
“高科技”助力醫療造福更多患者
然而對于機器人手術這種新技術,不少患者仍持有懷疑態度。
今年年初,劉大爺被確診為前列腺癌需要做前列腺癌根治術,前往濱醫附院就診后,梅延輝向他推薦達芬奇機器人輔助前列腺癌根治術,但劉大爺對于這項新鮮技術卻不信任,明確表示更愿意采取傳統的腹腔鏡手術。
直至手術前幾天,劉大爺前往門診向梅延輝咨詢病情,恰巧在門診遇到一個朋友前來復查?!皠⒋鬆數倪@位朋友在1個月之前在我們醫院做了達芬奇機器人輔助腹腔鏡下前列腺癌根治術,術后效果很好,沒有出現尿失禁的情況?!泵费虞x說,劉大爺了解到朋友的經歷后,與朋友交流了一上午,并且通過網絡查詢了大量信息,最后明確告訴我他改變主意要做達芬奇機器人輔助腹腔鏡下前列腺癌根治術,最終效果非常理想。
一臺達芬奇機器人的價格非常昂貴,即便如此,醫院和科室仍要花費“大價錢”引入,梅延輝表示,就是為了讓高科技賦能醫療服務,更好地服務患者。
去年引入達芬奇機器人之后,為了使其發揮最大效果,濱醫附院泌尿外科在裝機前期就分批次派出了三批人員進行專業的培訓,目前科室具有主刀資質3人、助手資質3人。
每一臺達芬奇機器人手術至少需要兩名醫療人員進入手術室,包括主刀大夫和助手。術中,主刀大夫作為手術核心,憑借多年磨礪的精湛醫術和臨危不亂的冷靜判斷,專注核心操作,助手緊密配合,專注銜接床旁機械臂系統、敏捷進行器械更換、及時吸引、利落剪線避免絲毫延誤。手術團隊協作無間,保障手術順利實施。
而除了達芬奇機器人,在濱醫附院泌尿外科,越來越多的“高科技”被應用到醫療服務中來,“比如,前列腺癌篩查需要做前列腺穿刺,確診過程有一定難度,那么在穿刺過程中,我們已經可以利用磁共振,與動態彩超引導下穿刺進行技術融合,達到精準穿刺。”梅延輝說。
科室以提升患者就醫體驗為導向,積極探索創新,引入機器人手術。其精準度高,減少組織損傷,助力患者快速康復,梅延輝表示。“醫療新技術推廣依賴患者認知接受,患者現身說法、義診與病患交流會至關重要,可拉近患者與新技術距離,促進分享交流,讓智慧醫療惠及更多患者?!?/p>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