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1月2日訊 為破解城市商用車管理難題,創新城市管理服務模式,以執法效率的提高,進一步加強環境保護,濱州市城市管理局充分結合實際制定出臺環衛渣土車、灑水車、裝修垃圾運輸車等商用車監管方面相應政策及標準規劃,建立應用“濱州市垃圾分類處置管理系統”,實現了智能化監管。
該系統以商用車全過程監管為目標,堅持問題導向,按照統一規劃、統籌建設、分步實施、減少重復的指導思想,共建設檔案管理、三黑稽查、綜合監控、工程車監控、重點監控、視頻中心等10個功能模塊,通過車輛定位技術+AI大數據分析,利用創新性、高要求的技術手段實現垃圾的源頭治理和全過程監管。該系統是山東省內唯一一個實現多車型、多業務、多場景,全鏈條打通的行業監管平臺。
系統為有序推進源頭減量、規范化處置、資源化利用、產業合理布局等場景提供了翔實有效的數據支撐,通過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相結合的方式,實現對車輛、工地、消納場等的實時在線查看、統計、管理及執法取證。在定位、巡檢、抽檢、運行軌跡查詢等方面實現線上實時監管,同時通過多維度分析車輛運行情況和工地、消納情況,極大提升了監管的時效性、真實性和執法效能。
目前,濱州市垃圾分類處置管理系統已經接入車輛1000余輛,其中包含環衛車116輛、建筑垃圾運輸車732輛;管控440余處建設工地,對進出工地各類車輛6余萬車次進行監控;推送違規作業、渣土車無證運輸等各類違規行為信息2萬余條。該系統的高效運行,改變了傳統商用車監管模式,提高了行政執法效能,成功將“人防”轉變為“技防”,商用車違規行為發生率降低12%。在首屆人工智能賦能城市治理優秀實踐案例征集活動中,濱州市垃圾分類處置系統——《城市級商用車綜合治理,“AI+大數據”助力城市交通治理》榮獲“優秀案例”稱號。
2025年,該系統計劃將共享電單車、生活垃圾運輸車輛和廚余垃圾運輸車輛納入監管范圍,以進一步拓寬系統監管覆蓋面,推動商用車智能化監管持續走深走實。
閃電新聞記者 呂敏 通訊員 梅倩茹 濱州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