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濱州日報/濱州網
2018-05-10 10:30:05
深化建設“三精體系” 實現安全生產形勢根本好轉
——訪市安委會副主任、市安監局黨組書記、局長劉學儉
我市把抓好安全生產工作、增強人民群眾的安全感作為全面建設更高質量更高水平小康濱州的基本保障。2015年以來,全市安監系統創新推行了精細化管理、精準治安、精品工程監管等舉措,持續保證了全市安全生產形勢平穩向好。
為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持續深化安全監管體制機制改革創新,不斷提升全市安全監管水平,為全市實施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提供安全保障,今年我市又出臺了《關于深化“三精體系”建設 推進安全監管創新發展的實施意見》。近日,就如何深化推進“三精體系”建設,記者采訪了市安委會副主任、市安監局黨組書記、局長劉學儉。
“三精體系”在安全監管工作研究、實踐和創新中逐步完善,是具有濱州特色的安全監管工作體系
記者:“三精體系”是怎樣產生的?主要內容是什么?
劉學儉:“三精體系”是在我市多年來創新安全監管工作的研究、實踐中逐步完善、深化、提煉形成的,其精神內涵是“精細是理念、精準是過程、精品是結果”,是我市安全監管工作的指導理念、工作措施和目標定位的系統有機整體,是具有濱州特色的安全監管工作體系。
具體地說,“三精體系”是精細化管理、精準治安、精品工程的系統有機整體。精細化管理是細化明確職責,變經驗管理為量化管理,變粗放型、模糊式的管理為具體細致的管理,主要通過推行網格化、實名制、一口清“三位一體”責任制,完善安全責任精細化管理體系;堅持制度化、標準化、信息化、精細化“四化”同步,筑牢安全生產精細化管理基礎;創建學習型、創新型、智慧型、服務型、廉潔型“五型”隊伍,打造安監系統精細化管理團隊。精準治安要求對各類事故隱患的排查治理全力做到區域精準、行業精準、企業精準、環節精準、問題精準、方案精準、治理精準、成效精準。打造安全生產精品工程,鼓勵以區域、行業、企業為主導,對安全生產全過程進行精雕細琢,推進各項工作開花結果,創建精品、創新精品、創立精品文化、推行德誠工程,最終建立起安全生產長效機制。
深入實施“三精體系”建設,為全市聚力新舊動能轉換、建設更高質量更高水平小康濱州提供安全保障
記者:實施“三精體系”建設的重大意義是什么?
劉學儉:三年來,我市一以貫之地推行安全生產精細化管理、精準治安和打造安全生產精品工程的事實證明,我市“三精體系”建設已逐步走向成熟并成效顯著,安全生產管理細之又細、實之又實、嚴之又嚴意識已深入人心,這種意識作用于各個層面、行業與環節,幫助我們及時發現和有效整治了安全生產事故隱患。
自2015年至2017年,我市安全生產形勢實現了3年持續穩定向好。2016年、2017年,省政府安委會對各市人民政府安全生產工作進行千分制考核,我市連續兩年被評定為優秀等次;2017年,“安全生產月”活動榮獲全國、全省優秀組織獎;省安監局在我市安排3次“雙重預防體系”建設經驗觀摩會;全市全年生產安全事故起數和死亡人數綜合下降幅度居全省前列。
2018年,是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是改革開放四十周年,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施“十三五”規劃承上啟下的關鍵之年,是推進安全生產領域改革發展的攻堅之年。今年我市將以深化“三精體系”建設為抓手,全面抓好安全監管工作。推進安全監管創新發展,全面提升安全監管水平,著力解決重點行業領域及縣區、行業、企業不平衡不充分發展中的安全問題,確保全市安全生產形勢持續穩定向好,為全市聚力新舊動能轉換,壯大五大千億級產業集群提供安全生產保障,為全市聚力保障改善民生,切實增強群眾獲得感,建設更高質量更高水平小康濱州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各級安監部門持續發力,總結提煉“精品模板”,推進形成安全生產長效機制
記者:今年全市深化“三精體系”建設主要做哪些工作?
劉學儉:我市今年將深入實施“三精體系”建設,要求各級安監部門自覺把精細、精準、精品意識貫穿于監管、執法、許可、機關建設等各項工作全過程,精細入手、精準發力、精品收官。
具體工作中,主要是結合“雙重預防體系”建設責任的落實,依托“安監云”信息平臺,按照“流程細、操作精,指標細、控制精”的精細化要求,做到各項工作有制度化規范、有標準化引領、有信息化支撐、有精細化保障。縣區、鄉鎮(街道、園區)、村居片區等區域轄區對安全生產工作情況明、底數清,問題精確、控制精準;各企業對事故風險、隱患及治理整改方案做到精準管控全覆蓋。在各行業、企業、單位及各項工作中總結提煉出“精品模板”“標桿”,實現典型引路、見賢思齊,帶動全面創建,推進形成安全生產長效機制。
同時,我市將深入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和省《關于推進安全生產領域改革發展的意見》,為全市安全生產領域改革發展提供切合濱州市情的制度、措施和方案;以“三識一控”和“四化一覆蓋”為抓手,大力實施“標準化+雙重預防體系”行動計劃,加強示范創建工作,推進全市“雙重預防體系”建設工作爭創全省一流水平;精準劃分行業部門安全監管職責,落實省巡查整改責任,強化督導考核,深入推進危險化學品綜合治理,全面布局、健全完善安全生產責任體系;依法監管,持續、深入、規范開展執法行動;系統治理,不斷推進重點行業領域專項整治;抓好安全宣傳教育培訓工作,高標準運行“濱州安全生產學院”,拓展安全生產多元化宣教載體;健全完善應急管理體制機制,提升應急管理信息化水平,加強市縣應急救援機構和隊伍建設,全面提升防災減災救災能力;加快推進“智慧安監”“數字安監”建設,持續推進安全生產信息化建設;切實加強安監隊伍思想政治建設、作風建設、能力建設和黨風廉政建設。
力爭到2020年,全市億元國內生產總值生產安全事故死亡率比“十二五”末下降25%
記者:通過深化“三精體系”建設,您對未來濱州安全生產形勢有什么預期?
劉學儉:十九大報告中明確指出,“牢固樹立安全發展理念,弘揚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思想,健全公共安全體系,完善安全生產責任制,堅決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目前全市的安全生產形勢依然嚴峻,安全生產基礎仍然較為薄弱,安全監管能力有待不斷提升,保障從業人員安全健康權益面臨新考驗。全市安監系統將進一步提高工作站位、強化“四個意識”,深入貫徹各級關于安全生產的重大決策部署,持續加強“三精體系”建設,努力實現安全生產形勢根本好轉目標,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堅實的安全保障。
按照我市安全生產“十三五”規劃,通過幾年的努力,力爭到2020年,生產安全事故起數和死亡人數逐年下降,全市億元國內生產總值生產安全事故死亡率比“十二五”末下降25%。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