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濱州日報/濱州網
2018-09-28 17:48:09
日前,濱州市人才組對儒商大會籌備工作高度重視,及時與省人才組進行對接,明確工作任務和時間節點要求,制定完善工作方案,6項籌備工作已全部就緒。
收集完善人才信息庫。6月中旬下發《關于做好高層次人才信息采集工作的通知》,聚焦新舊動能轉換“十強”產業,面向海內外,重點采集我市已有和與我市開展合作的高層次專家學者、科技領軍人才、企業經營管理人才信息。共分類整理兩院院士及相當層次專家69人,獲國家和省相關榮譽稱號專家319人,并將相關數據報省人社廳。
征集匯總崗位需求。6月中旬下發《關于征集重點崗位人才需求的通知》,圍繞“十強”重點產業,面向全市的企業、高校、科研院所等單位,征集“高精尖缺”高層次創新人才,共收集整理了80家企事業單位的115項重點崗位高層次人才需求,已上報省人社廳。為進一步深挖“四新四化”重點領域崗位需求,8月20日下發《關于征集“四新四化”領域崗位需求的通知》,面向全市各級國有企業重點征集“四新四化”領域企業急需緊缺、省內尚處于空白狀態的高層次人才需求。濱化集團針對綠色化工產業申報高端專業需求4項,已按要求提報省人社廳。
梳理匯總人才政策。對我市2016年以來制定出臺的人才創新創業政策進行全面梳理、分析,結合儒商大會要求,突出我市的人才政策特色和優勢,對有關政策的核心要點進行了梳理匯總,上報省人社廳,并根據大會組委會需要,制作了我市的人才政策宣傳片,印制了我市人才需求宣傳冊。
對接“好客至誠山東”平臺。配合協助項目組制作我市人才方面政策和宣傳內容,做好我市產業政策、人才項目的收集和發布工作,并及時跟進專家邀請和項目對接工作,對有合作意向的人才和項目,進一步加強聯系服務,做好牽線搭橋工作。
協助繪制“齊魯英才”地圖。根據省人才組通知要求,進一步收集匯總籍貫、出生在濱州,在濱州學習或生活過、目前在山東省以外地域工作生活的高層次人才9名,報省人社廳。
設計制作經濟顧問聘任證書。協助聯絡組、項目組確定了“儒商濱州行·鄉音敘鄉情”活動返鄉座談會發言嘉賓,并按要求設計了濱州市經濟發展顧問聘用證書。
【新聞鏈接】
濱州市重點人才支持政策
引進培養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團隊。對全職引進具有國際先進、國內領先水平,能夠引領產業發展的高層次創新創業團隊,實行“特事特辦、一人一策”,除享受省扶持政策外,再通過項目資助、項目貼息等方式,根據企業支持力度,從市級科技發展專項經費中給予300萬元-1000萬元科技經費支持;全職引進具有國際國內領先水平和重大技術研發、成果轉化能力的創新創業團隊,最高可給予5000萬元基金支持。
引進培養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對于全職引進或在我市申報入選的高層次人才給予人才津貼,為培養單位發放獎勵。其中,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對專家本人發放100萬元人才津貼,給予引進培養單位30萬元獎勵;國家“萬人計劃”專家及相當于泰山學者、泰山產業領軍人才的省部級高層次人才,對專家本人發放50萬元人才津貼,給予引進培養單位10萬元獎勵;山東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給予引進培養單位5萬元獎勵。
大力引進海外人才。引進海外人才獲國家友誼獎、齊魯友誼獎分別一次性獎勵5萬元、2萬元;支持留學人員創業,開展留學人員來濱創業啟動支持計劃項目評審,每個重點項目、優秀項目分別給予10萬元、5萬元資助。
引進高技能人才。全職引進世界技能大賽金、銀、銅牌獲得者,中華技能大獎獲得者,全國技術能手,國家級技能大師工作室主要負責人及省級政府選拔的最高層次的技能領軍人才,一次性給予1萬元人才津貼,同時,對此類人才,市內職業技術院??砂匆幎ú扇≈苯涌疾旆绞焦_招聘。
支持柔性引進各類人才。企事業單位引進的智力項目,列入國家和省引智項目的,給予與國家和省相同的資助;每年評選一次市級優質引智項目,重點項目、常規項目分別按每個5萬元、2萬元給予資助。
鼓勵大學生來濱創新創業。對全日制博士研究生、碩士研究生到我市自主創辦企業或到企業就業并簽訂5年以上勞動合同的(以社會保障號碼為準),第一年每月分別給予1000元、600元人才津貼,以后根據發揮作用情況逐年分別提高100元、50元,期限5年。
建立“渤海英才”優秀人才評選制度。設立“渤海英才·杰出貢獻專家”作為市級最高層次人才稱號,每年評選認定一次,凡申報泰山學者、泰山產業領軍人才及相當于此層次的高層次人才,通過省審核、進入答辯環節的,或申報國家“萬人計劃”等通過省審核、報至中央有關主管部門的,均納入支持范圍,管理期3年,管理期內每人每月享受5000元政府津貼,以及政治、融資、行政、醫療保健等多方面服務。定期評選“十佳濱州有突出貢獻的專業技術人員”“十佳濱州創新型企業家”等12類優秀人才,管理期3年,管理期內每人每月享受1000元政府津貼。
鼓勵支持建設人才平臺載體。支持縣區、企事業單位建立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高校、科研院所及其分支機構,建成后經第三方評價績效優秀的,每處最高給予100萬元資助,用于資本性支出。對新認定的國家級、省級科技企業孵化器,運行滿一年后,經績效評價優秀的,分別給予50萬元、30萬元資助。對新認定的國家級、省級工程實驗室(研究中心)、(示范)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企業技術中心、重點實驗室,運轉良好的,分別給予50萬元、30萬元資助。對新獲批準的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院士工作站,運行滿一年后,經績效評價優秀的,分別給予20萬元、10萬元資助。對新認定的國家技能大師工作室、省技師工作站,運行滿一年后,經績效評價優秀的,分別給予30萬元、10萬元資助。對引進的國家級、省級技術轉移機構,運行滿一年后,經績效評價優秀的,分別給予最高100萬元、50萬元資助。對新認定的國家級、省級引進國外智力成果示范推廣基地,運行滿一年后,經績效評價優秀的,分別給予20萬元、10萬元資助。對新認定的省級大學生示范創業孵化基地或創業園,運行滿一年后,經績效評價優秀的,給予30萬元資助。新建一處經國家或省級主管部門認可的留學人員創業園,運行滿一年后,經績效評價優秀的,分別給予50萬元、30萬元資助。
強化人才編制保障。從市級行政、事業編制總量內拿出部分編制,建立高層次人才編制“蓄水池”,實行單列管理,對省級以上高層次人才及其隨遷配偶和符合產業發展需要的全日制博士研究生,保證“來者有其編”。引進的不具有事業單位人員身份的高層次人才,按規定采取直接考察的方式公開招聘入編,單位編制已滿的,使用高層次人才編制。引進的高層次人才可在市內相關部門或領域自由流動,積極鼓勵高層次人才到企業從事技術研發工作,并予以保留編制。
現有人才政策將進行升級。目前,我市正在研究制定人才政策“一個意見、四個辦法”,即《關于深化提升“渤海英才·海納工程”引領支撐新舊動能轉換的實施意見》《濱州市高層次人才引進管理辦法》《濱州市用人單位和社會力量引進高層次人才獎勵支持辦法》《濱州市高層次人才服務綠色通道辦法》《濱州市“海納工程·百企引智”示范引領行動實施辦法》,對現有人才政策進行升級,進一步提高獎勵標準、拓寬支持范圍,為廣大人才來濱創新創業提供有力支撐。以上文件擬于近期出臺發布。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