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濱州網
2019-01-24 09:46:01
厚植紅色沃土 傳承紅色基因
——市委黨研室以“六大工程”為抓手助力全市新舊動能轉換
李文進
濱州市系渤海革命老區的中心區域,也是渤海區黨委機關駐地。在戰火紛飛的革命戰爭年代,黨領導濱州人民進行了英勇頑強、艱苦卓絕的斗爭,孕育出了“不屈不撓、艱苦奮斗、顧全大局、無私奉獻”的老渤海精神。在新時代,濱州市委黨史研究室不斷增強做好黨史工作的責任感、使命感,做好新時代黨史工作,進一步弘揚老渤海精神,以“六大工程”為抓手,為全市新舊動能轉換提供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持。
全力打造精品著作,實現黨史征研新突破。市委黨史研究室收集整理了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的大量黨史資料,編撰出版了一系列重要研究成果。以改革開放四十周年為契機,編寫《濱州市改革開放實錄》,目前第1輯已經出版發行;深化渤海區子弟兵部隊研究,編輯完成《從渤海之濱到天山之巔》《從渤海到大上?!返葧?;出版發行地方黨史二卷《中共濱州歷史》(1950—1978)等書籍。此外,拍攝錄制的由原軍委副主席遲浩田題寫片名的《大渤海》,在第十四屆全國黨員教育電視片觀摩交流活動中被評為三等獎。
扎實推進黨史“七進”活動,創造黨史宣教新格局。市委黨史研究室扎實開展黨史“七進”活動。進機關,先后到機關單位講授地方史黨課50余場次;進校園,不定期走進校園為孩子們講授地方黨史課程,目前已開展宣講40余場,受眾4000余人次;進農村,在村圖書室、農家書屋等場所設立黨史書櫥,目前已捐贈黨史書籍5000余冊;進社區,先后深入文匯社區等十幾個社區開展“送黨史”活動;進軍營,應邀到濱州軍分授課,加強與地方部隊的緊密聯系;進企業,先后走進鄒平創新集團等多家企業開展“送黨史”活動;進網絡,實現單位門戶網站——“渤海春秋”改版升級,借助媒體制作團隊做好黨史成果的影音化、圖像化、虛擬化工作。去年“七一”前夕,以“憶崢嶸歲月,強愛國情懷”為主題推出10期電視欄目,引導群眾熟悉渤海區革命歷史。
用心鍛造一支精銳隊伍,提供工作堅實保障。協調推進陽信縣委恢復黨史研究室,協調增設市黨研室征編二科,進一步激活大家干事的拼勁。選派品行好、能力強、辦法多的班子成員擔任“第一書記”。堅持全市黨史工作一盤棋,每季度召開縣區黨史主任座談會,加強縣區聯系,起到了取長補短、資源共享、均衡發展、共同提升的作用。
精心制作濱州黨史新名片,積極推介老渤海精神,擴大濱州影響力和美譽度。2009年、2014年分別舉辦了“老渤海精神”研討會和“弘揚渤海革命傳統與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理論研討會,為渤海區革命史的挖掘和研究、“老渤海精神”繼承和弘揚發揮了積極作用。2017年12月,全國黨史網絡宣教干部培訓班在濱州舉辦,來自全國31省市自治區的89名黨史宣教干部參加培訓。
積極推進“紅色立法”,為遺址遺跡保護披上法律外衣。市委黨史研究室突破現有職能格局,大力推進革命遺址遺跡立法保護工作。黨史研究室倡議并起草的《濱州市渤海老區革命遺址遺跡保護條例》已于2018年1月1日正式施行。濱州成為全省首個完成紅色立法的城市。
注重政治理論優化,提升機關建設水平。全室把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和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作為首要政治任務,與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相結合,努力打造“忠誠和諧、求是敬業、博學善為、資政育人”干部隊伍,依托“燈塔黨建在線”開展黨員自學,開展好“主題黨日”各項活動,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和“兩個維護”。不斷鍛造提筆能寫、張口能說、出門能辦、坐下能思的能力本領,在學習黨史上作表率,在征編黨史上當勞模,在傳承黨史上做宣傳,在研修黨史上做專家。通過創建省級文明單位、支部標準化建設、開展志愿服務、舉辦文體活動等形式,增強凝聚力、向心力和戰斗力。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