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齊魯網
2020-01-12 15:14:01
齊魯網·閃電新聞1月12日訊 1月12日,濱州市開展市政府工作部門、單位年終“亮結果”政務公開活動,濱州市生態環境局局長李海峰作發言。
李海峰說,2019年,濱州市生態環境局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圓滿完成各項工作任務。
一、承擔省對市考核任務(共104分)
一是環境空氣質量(50分)。細顆粒物(PM2.5)平均濃度為53微克/立方米,完成了省下達的55微克/立方米的控制目標,改善幅度列全省第4位。優良天數206天,同比增加8天,是全省準一增加的市。我市預計得滿分,是全省4個得滿分的市之一。
二是主要污染物年度削減率(50分)。2019年,我市四項主要污染物化學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較2015年分別下降9.78%(任務目標:9.53%)、12.17%(任務目標:11.48%)、32.5%(任務目標:31.6%)、28.7%(任務目標:28.02%),全面完成減排任務。我市預計得滿分。
三是農村生活污水治理(4分)。2019年,我市998個行政村通過農村生活污水治理驗收,完成率19.66%(任務目標:12.98%),超額完成任務目標。我市預計得滿分。
二、757重點工作
承擔1項配合事項,即 “解決低效企業問題”。已按分工于2019年5月7日向市發改委提供化學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前100位的工業企業名單。已完成任務。
三、承擔市政府工作報告122重點工作
共承擔7項任務。一是打贏藍天保衛戰。生態環境部打贏藍天保衛戰強化監督定點幫扶,共交辦問題339件,已完成整改336件,其余3件問題正按序時整改。組織開展利劍2019—濱州市打贏藍天、碧水、清廢污染防治百日攻堅行動,累計檢查1552次,發現問題837個,已全部完成整改。印發實施《濱州市落實〈京津冀及周邊地區2019—2020年秋冬季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方案〉實施方案》,把52項具體任務分解到各級各部門,逐項抓好落實。二是打好土壤污染防治攻堅戰。新增9家危廢持證經營單位,年處置能力達115萬噸,滿足危險廢物妥善處置的要求。三是打好渤海區域環境綜合治理攻堅戰。我市6個國考、9個省考斷面,全部達到考核要求;近岸海域一、二類水質優良比例100%,列全省第1位。四是實現農業綠色發展模式。配合農業農村局完成了農用地布點和采樣工作。其他三項是,主要污染物年度消減率、空氣質量、降碳目標任務,已經完成,不再匯報。
四、主責主業重點工作
一是堅決打好“1+1+10”污染防治攻堅戰。全市10場標志性戰役,市生態環境局牽頭5場,打贏藍天保衛戰、打好渤海區域環境綜合治理攻堅戰、打好危險廢物治理攻堅戰,前面已作匯報。還有,打好飲用水水源水質保護攻堅戰。國家先后兩次對市縣兩級飲用水水源地進行督查,共反饋問題11個,完成率100%,是全省提前完成的三個市之一。打好進口固體廢物管理攻堅戰,我市原有13家固體廢物原料進口企業,按部里要求,自2018年至今不再批準進口,我市未發生可用作原料固體廢物進口問題,今后也不再進口,該戰役已提前完成攻堅任務。
二是堅定不移抓好中央、省環保督察及“回頭看”反饋問題整改。我市經歷了4個輪次的督察。我局作為主要牽頭部門之一,積極建言獻策、狠抓推動落實,經過全市上下的努力,整改取得積極進展。目前,中央環保督察,反饋問題34項,已完成24項;中央環保督察“回頭看”,反饋問題17項,已完成3項(省方案2019年12月19日剛印發,市方案于12月31日印發);省環保督察,反饋問題32項,已完成25項;省環保督察“回頭看”,反饋問題20項,已完成5項; 其余問題正在按序時整改。
三是認真貫徹落實省市新舊動能轉換重大決策部署。推動魏橋集團投資166億元的5×66萬千瓦機組替代完成,同時關停拆除20臺替代小機組,年可減少標準煤97.52萬噸、煙塵130.55噸、SO2209.95噸、NOx330.93噸;年可減少公路運輸量約4.16萬車次,為魏橋集團今后發展奠定堅實基礎,為全市空氣質量改善提供有力支持。
五、“五個一”全面落實
一是組建一個智庫。2019年底,市政府與生態環境部環境工程評估中心正式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組建了高層次的專家智庫,為我市打贏污染防治攻堅戰提供強力支撐。
二是建立一個數據平臺。92個鄉鎮空氣自動站,32個國控、省控、市控河流斷面水質自動站,全部投入運行,剩余的工作3月底前完成。市智慧環保監管平臺建成后,將所有排污企業全部納入平臺管理,做到橫到邊、豎到底、監管無縫隙,使企業違法由不敢、到不能、最后到不想。
三是推進一批體制機制創新舉措。變管理為服務,深入開展大調研,把全市332家重點涉水涉氣企業調研一遍,全部建立臺賬,幫助企業解決問題,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建立環境突出問題應急處置機制,局長任組長,我也向獲得金銀銅獅獎的79位企業家致了一封信,對企業工作給予肯定,并承諾對生態環保方面的危機、困難,依法予以積極幫助。今年在全市所有企業逐步推開。
四是爭取一批省級國家級試點。生態環境部環境工程評估中心明確,把濱州作為全面試點市,甄選一批環保政策在濱州先行先試。
五是創建一批在全國全省叫得響的“濱州模式”。推廣香馳集團“變廢為寶”循環經濟模式,取得明顯成效。博興縣化工產業園有毒有害氣體環境風險預警體系建成實施,全省環境應急系統現場觀摩會在我市召開。生態環境部以及四川省、海南省生態環境廳等先后來濱州現場調研學習。
市生態環境局被確定為山東省“攻堅克難先進集體” 正式推薦對象。
2020年是污染防治攻堅的收官之年,將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堅決打贏污染防治攻堅戰,為富強濱州、生態濱州建設作出應有的貢獻!
閃電新聞記者 呂敏 濱州報道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