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濱州日報/濱州網
2022-07-11 10:35:07
濱州日報/濱州網訊今年以來,濱城區以創建全省社會救助綜合改革實驗區為契機,創新打造“誠救你”社會救助主動發現品牌,通過網絡科技賦能,形成“高快準”既有速度又有溫度的救助模式,不斷提高困難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看齊我省東部地區,連續兩年大幅度提高低保、特困等9類困難群眾救助保障標準,切實提高兜底保障水平。2022年,城鄉低保標準、城鄉特困人員基本生活標準分別提高到每人每月953元、745元、1320元和1035元。提標幅度均為全省第一,保障水平穩居“全省第一方陣”,惠及全區1.1萬余名困難群眾。
濱城區“誠救你”社會救助主動發現品牌,主要是依托“e家大救助”信息平臺及手機App的基礎上,研發“誠救你”低收入人群信息采集小程序,對走訪對象的收支、財產、健康、就業、贍養人等信息,進行隨入戶、隨采集、隨錄入、隨核算、隨公開,實現了早發現、早干預、早救助。
干了十多年市西街道南楊社區民政協管員的楊國武說起“誠救你”低收入人群信息采集小程序,對它的便捷高效贊不絕口:“實在是太方便了。過去拿著困難群眾信息采集表到群眾家里采集信息,回到單位再匯總、再核算,費事不說,還經常出差錯,為了核準信息有時候要到群眾家里跑三四次,自從使用“誠救你”低收入人群信息采集小程序,在群眾家里按照設置內容逐一采集信息,會立即對群眾貧困程度作出評價結論,同時后臺會實時將數據呈現在村(社區)、街道辦和民政局的數據庫中,實現實時監督管理與服務。”
濱城區“誠救你”社會救助主動發現品牌依托的“e家大救助”信息平臺及手機App,一是采用人臉識別、電子簽章、電子檔案等技術,實現了群眾零跑腿,全程網上辦。二是共享鄉村振興、醫保、殘聯等部門數據,建立監測預警機制,上半年數據比對1830人次,推動相關政策落實。三是信息核對服務范圍擴大到相關職能部門,實現跨部門、多層次、信息共享,著力對金融資產、車輛、房產、工商登記等事項進行實時核對,織牢織密“數據天網”。截至目前,濱城區已累計辦理各類救助事項11452件,完成各類信息核對383841人次。
全面使用“誠救你”低收入人口信息采集小程序,打造面向區、鄉、村“三級聯動”社會救助工作體系,打造了一支562人組成的“誠救你”主動發現服務隊,在培訓后熟練使用該小程序,通過定期走訪,主動、及時發現困難群眾,加快了由“上門求助”向“救助上門”轉變。今年以來,濱城區累計主動發現、主動救助56人次,經驗做法被山東電視臺《山東新聞聯播》《晚間新聞》宣傳報道。
推廣救助二維碼,群眾手機掃碼實現社會救助“碼上通”“碼上辦”“碼上查”“碼上清”,為困難群眾幸福生活“加碼”。救助政策“碼上通”,將17個部門53項政策向困難群眾主動公開;救助訴求“碼上辦”,困難群眾掃碼即可提出救助申請、啟動救助程序,實現“掌上辦”“指尖辦”;救助公開“碼上查”,主動公開救助信息,保障群眾的知情權、監督權;救助成效“碼上清”,每個救助對象情況,形成一張“幸福清單”,個人掃碼即可獲得。
濱城區“誠救你”社會救助主動發現品牌通過健全完善低收入人口動態監測機制,主動掃描發現困難群眾需求,變“人找政策”為“政策找人”。聯合鄉村振興局共建共享低收入人口動態監測系統,達到了早發現、早介入、早救助的成效,確保了“應保盡保”社會救助目標。提高了困難群眾政策知曉率,暢通困難群眾求助渠道,建立完善17個部門的社會救助聯席會議制度,實現了“人員不遺漏,政策全覆蓋”。
作為該項工作的牽頭主管部門,濱城區民政局將深入積極探索“互聯網+社會救助”新模式,將2022年社會救助政策匯編生成二維碼,張貼在各社區、村居公示欄;推出社會救助“碼”上辦業務,讓社會救助訴求通過網絡“碼”上上傳,實現從“群眾跑路”向“數據跑腿”的轉變。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