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濱州日報/濱州網
2024-08-15 10:14:08
濱州日報/濱州網訊 在今年的“12161”民生實事中,將“深化14個縣域醫共體建設,構建農村30分鐘重點疾病救治服務圈,全面提升群眾就醫便利度”列為其中一項。日前記者從市衛健委獲悉,今年全市基層衛生健康工作聚焦品質濱州建設總體要求,按照“五網融合兜底 保障全民健康”工作思路,實施鄉村醫療衛生服務能力提質提效三年行動,著力構建優質高效、保活并重的整合型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體系。目前,該項工作取得了明顯工作成效。
基層衛生健康綜合服務水平穩步提升,46家基層機構達到國家“優質服務基層行”活動推薦標準,受到國家衛健委通報表揚,占比達到51.11%;逐步構建起“基層首診”就醫格局,1月至4月全市基層診療量698.93萬人次,近七成群眾選擇首診在基層;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實現提質增效,獲得省衛健委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績效評價獎勵資金138萬元,在全省老年人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經驗交流會上作典型發言,居民對基本公共衛生服務滿意度、獲得感不斷提升。
為了進一步提標賦能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我市于5月31日召開了全市鄉村醫療衛生體系高質量健康發展工作會議,聯合10部門印發《濱州市鄉村醫療衛生服務能力提質提效三年行動計劃(2024-2026年)》,力爭到2026年底,全市鄉村兩級醫療衛生服務能力實現較大提升,讓群眾就近就便獲得更加優質高效、系統連續的基本醫療衛生服務,進一步增強群眾健康服務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同時,市衛健委進一步深化改革,促進基層醫療服務體系提檔升級。“目前,全市7個縣市區的縣級醫院、中醫醫院等縣級公立醫院與若干家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組建起14個縣域醫共體,這些醫共體以縣域為單位全部達到國家緊密型評判標準。”市衛健委基層衛生健康科負責人介紹。在推進過程中,我市實地考察學習先進地區的經驗,深化縣域醫共體人、財、物等方面統一統籌,全力推動我市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提質增效。
為全力解決基層衛生人才總量不足、結構不優的問題,我市多舉措推進基層醫療衛生人才隊伍建設,以“復合培養”促進基層人才提能擴量。一方面,我市實施基層人才能力提升項目,采取線上線下培訓結合的方式,培訓業務骨干人30人、鄉村醫生70人;同時,我市還創新實施基層專病規范化培訓三年工程,遴選市級專家培訓胃腹痛、腰椎病、中醫內科等8個病種,培樹縣鄉師資153名,縣鄉師資對鄉醫培訓同步開展,鄉醫中執業(助理)醫師資格以上占比達到57.15%,基層醫務人員常見病、多發病同質化診治水平不斷提升。
在此基礎上,我市扎實推進12類45項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創新出臺功能社區家庭醫生服務實施方案,建立540個功能社區臺賬,組建“1+1+3”功能社區家醫團隊648支,點單式、組團式開展家醫服務。同時,開發“濱州市基層衛生智慧服務平臺”、“濱衛E家”等微信小程序,展示基層機構點位分布、外觀布局,公開派駐基層名醫、重點人群管理、家醫團隊等信息,方便群眾查看就近就便就醫。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