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3月4日訊 3月4日,農歷二月初二,一場以“傳承非遺文化?品嘗鹽田大蝦,耕海牧漁,走向深藍,大力發展臨海旅游 ”為主題的無棣2022祭海非遺文化盛典暨第15屆海洋文化節在無棣脊嶺島盛大啟幕,全景展現出一幅先民敬海、愛海、養海的憾人畫卷。
祭海古場,帆檣雄壯,海天鼓震,岸畔歌揚。“二月二龍抬頭”祭海民俗是漁民在漫長的耕海牧漁生活中創造的一種獨具地域特色的漁家文化和民俗活動。漁民們會在這一天舉行祭海儀式,祈求一年四季漁業豐收、海上平安。
整個祭海儀式分為賽鼓、秧歌、巡游、祭祀、非遺展示、文化展演等八大章節。鑼鼓隊、秧歌隊精彩亮相。一條條“巨龍”奔騰如飛,穿梭如織,氣勢如虹,充分體現了無棣祭海深厚的文化底蘊,更弘揚了無棣人民愛海、敬海、養海等歷史傳統和時代精神。
無棣縣海洋漁業發展研究中心主任邵洪武介紹說,近年來,無棣縣發揮臨海優勢,堅持“耕海牧漁、走向深藍”,持續推進“海洋強縣”建設,重點實施了碧水源海水淡化、現代漁業園區、海洋牧場、渤海貝倉、漁光一體等項目,培植了海忠軟管、友發、海城、正海、海闊等大型骨干企業,“蝦貝蟲藻魚”特色漁業經濟快速發展,“水港網高游”現代海洋產業體系全面起勢。水產養殖面積達到45.6萬畝。創成農業部水產健康養殖示范場6處,建成省級底播型海洋牧場2處,省級原、良種場5處,通過“三品一標”產品認證45個,“濱州金蠔”、“濱州文蛤”,成為國家地理標志證明商標。被評為全國海域統一確權登記試點縣、全國漁業健康養殖示范縣。下一步,無棣縣將以“海上無棣”建設為統領,重點抓好國家級海洋牧場、國家級對蝦聯合育種平臺、漁港經濟園區、海上30萬畝新能源基地建設,打造淺海產港研融合示范區,為無棣縣建設貢獻海洋漁業力量。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