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12月14日訊 12月14日,濱州市政府新聞辦舉行解讀《濱州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新聞發布會。邀請濱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長張瑞杰,濱州市自然資源規劃局黨組書記、局長趙增永,濱州市自然資源規劃局一級調研員曲秀峰,濱州市自然資源規劃局黨組成員、副局長賈偉召,共同介紹《濱州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有關情況,并回答記者提問。
曲秀峰介紹,《濱州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是濱州市面向2035年的空間發展藍圖和空間部署,是促進高質量發展和創造高品質生活的空間政策,體現了新階段發展的新要求。
《濱州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堅持全域全要素通盤考慮。既強調保護也關注發展,既重視自然資源保護也重視歷史人文傳承,既關注耕地保護也關注其他類型的自然資源保護,既對全域格局做出戰略安排也對具體底線管控提出明確要求,涵蓋了原來的城市總體規劃、土地利用總體規劃、海洋功能區劃等空間類規劃,將原來分散規劃的城鄉、陸地、海洋等全部納入一張藍圖管理,實現全域覆蓋、全要素管控,更加強調綜合性、系統性、總體性。
彰顯濱州特色。《規劃》依托“四環五海、生態濱州”的城市框架,合理組織陸海林田湖城等要素,構建藍綠交織、疏密有度、水城共融的平原城市景觀格局。充分挖掘城市歷史與當代文化基因,體現齊魯文化與黃河文化、海洋文化、紅色文化交融的特點,強化國土空間作為自然、文化遺產和豐富多彩景觀資源的載體作用,統籌“人”字型同城化結構,塑造河湖相映的城市風貌。
構建國土空間基礎信息平臺。《規劃》以自然資源業務為導向,在基礎測繪成果基礎上,按照統一坐標系統和數據分類目錄體系,對測繪、現狀、規劃、管理等自然資源數據進行整合,并匯聚其他系統平臺數據,形成覆蓋全市域海量多源、多維度、多尺度的自然資源“一張圖”,為國土空間規劃編制、業務審批等各類事項辦理提供數據基礎和功能服務。通過國土空間規劃“一張圖”統籌交通、能源、水利等重大基礎設施項目,協調各類專項規劃矛盾沖突,合理優化空間布局,為濱州市未來高質量發展提供了空間要素保障。
堅持底線管控。《規劃》嚴守糧食安全、生態安全、國土安全底線,統籌劃定落實生態保護紅線、永久基本農田、城鎮開發邊界三條控制線,做到不交叉不重疊不沖突。嚴格落實國土空間規劃確定的各類管控要求,引導城市發展由外延擴張向內涵提升轉變,加強國土空間節約集約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