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3月13日訊 3月13日,濱州市政府新聞辦召開“抓改革創新 促高質量發展——亮目標”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濱州市生態環境局專場,邀請濱州市生態環境局局長王景軍,濱州市生態環境局黨組成員、副局長王志剛,濱州市生態環境局黨組成員、副局長、新聞發言人袁東,濱州市生態環境局辦公室主任、四級調研員盧明俠,圍繞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以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促進高質量發展等方面有關情況進行介紹,并回答記者提問。
王志剛介紹,深入打好藍天保衛戰是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也是民心所向。與2017年相比,2024年全市空氣質量綜合指數、PM2.5濃度分別改善29.8%、40.6%,人民群眾的藍天獲得感、幸福感顯著增強。但與此同時,濱州市結構性污染問題尚未根本解決,氣象敏感型的困境仍未徹底擺脫,環境空氣質量持續改善的基礎還很脆弱,秋冬季受不利氣象條件影響,重污染天氣依然多發。
客觀條件不利,人就要更加努力。濱州市生態環境局堅持標本兼治,系統治理,統籌環境、發展和民生,致力于以最小的經濟代價、社會成本,推動全市環境空氣質量改善再上新臺階。
大力推動治污減排工作。基于濱州市燃煤和污染物排放第一大市實際,從2023年開始聚焦火電、電解鋁等排放量占全市90%的46家排放大戶摸索協商減排,2024年逐步形成常態化,日均污染物排放量較2024年下降10%以上。秋冬季期間在協商減排的基礎上,統籌推進強化減排、應急減排,污染物排放量繼續下降30%。
全面提升重污染天氣應對工作。持續深化重點行業績效分級,完善應急減排清單,提升預測預報能力,真正起到污染“削峰降速”效果。將全市5000余家涉氣工業企業和200余家施工工地全部納入減排清單,對39個重點行業實施差異化減排,做到“多排多限、少排少限、不排不限”,堅決不搞“一刀切”。
持續加大執法監管力度。統籌全市生態環境執法力量,對重點區域、重點企業重點排查。依托318個高空攝像頭對火點實行全天候、全方位巡查。利用激光、雷達、走航等,每天不間斷開展揚塵督導,處置各類施工工地揚塵問題2000余個。
濱州市生態環境局將堅持服務監管并重,實行重點企業包保機制,指導企業精準落實減排措施;嚴格規范執法行為,堅決杜絕一停了之、以罰代管、久治不驗等問題,全力保障企業合法權益,夯實重污染天氣應對的工作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