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3月14日訊 3月12日,在鄒平市韓店鎮甲子村,村民在種植中藥材丹參。
萬象“耕”新正當時,不誤農時不負春。連日來,在韓店鎮甲子村、劉楷村、小白村、倉林村的田間地頭,一片繁忙的景象。旋耕機、滴灌帶鋪設機在田間來回穿梭,村民們搶抓天氣晴好的有利時機,開展中藥材丹參種植,為特色產業種植打好基礎,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
“我是附近村的村民,現在家里的農活都干完了,正好利用這段空閑時間來這里種植丹參,一天能掙100塊錢,活兒也不累,挺好的。”種植丹參的村民笑呵呵地說。
“丹參具有活血祛瘀止痛、清熱解毒、清心祛煩的功效,用于治療主瘡癤、無名腫毒等,是我國常用的大宗中藥材之一,市場前景非常廣闊。經過實戶管理區和村‘兩委’多方考察,確定了種植丹參發展村集體經濟這條路。”甲子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李金明介紹,“丹參每畝產量能達2000公斤,按現在市場價格3.6元/公斤計算,每畝成本大約4000元,每畝利潤大約3000至4000元。”
今年以來,韓店鎮甲子村、小白村、倉林村、劉楷村探索“整合資源、產業抱團、共同發展”的村集體經濟增收新路徑,推行中草藥種植項目,發揮“地域相鄰、集中連片”優勢,4個村聯合打造“百畝中草藥種植基地”,突破資源配置空間限制,打開韓店“跨村產業聯建”新格局。其中,甲子村20畝、劉楷村30畝、小白村30畝、倉林村20畝,共計100畝村集體土地進行丹參等中草藥種植,成熟后由安徽亳州等地經銷商進行專門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