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1月22日訊 1月22日,濱州市政府新聞辦召開濱州海事工作新聞發布會,邀請濱州海事局副局長魯富強,濱州海事局綜合業務處處長趙凱,濱州海事局政務中心主任傅紅菊,無棣海事處處長宮云峰,沾化海事處處長馬慶貴,共同介紹濱州海事局服務全市港航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有關情況并回答記者提問。
宮云峰介紹,濱州港口岸目前對外開放岸線29900米,開放泊位8個,2024年,濱州海事部門認真落實市委市政府優化口岸營商環境促進外貿高質量發展的部署要求,加大力度提升通關效率和服務質量。
實施“單一窗口”國際航行船舶進出口岸“減證便民”服務舉措,深化國際航行船舶進出口岸手續無紙化申報,審批時間由24小時縮短為4小時,大幅提升了國際船舶通關查驗效率。
實施VLGC船舶“一船一策”機制,全程精準跟蹤船舶動態、精準管控通航秩序,打通了臨港化工企業海上原材料運輸通道,保障近百萬噸、價值50億元的化工原料安全順利進港。(一船一策指的是:由于濱州港航道受限,裝載LPG的五萬噸船舶不滿足進港條件,所以每次組織召開進出港方案評審會和船前會,從通航安全、船岸聯系等各方面進行強調部署;靠泊過程中,安排值班人員值加強班、安排專人盯屏,提醒船舶注意橫風橫流對船舶影響,防止船舶偏離主航道造成擱淺。船舶離泊后,組織開展后評估,不斷優化)
實施錨地預約和大吃水船舶“套泊熱接”、特定船舶“直進直靠、直離直出”等通航保障機制,全年實施“套泊熱接”38組,節省時間293.5小時,提升了船舶作業效率和碼頭利用率。(套泊熱接指的是:通過科學緊湊安排同泊位船舶靠離銜接,提前安全靠泊船進港,離泊船離開泊位后,兩船在港池內會與,將同一碼頭前后兩船一離一靠產生的空泊時間壓縮到最短)
實施“一條船一次查”,減少登輪檢查頻次,做到“無事不擾”,精準預判船舶風險等級,由海事系統業務專家登輪檢查、指導22次,提升檢查質量,幫助船舶除隱患、降風險。
指導轄區危險品碼頭運營企業建立實施船舶危險貨物運輸安全共治“五項制度”,推動構建“共建、共治、共享、共贏”的安全治理新格局,助力提升口岸本質安全水平。(五項制度指的是:危險品船舶科學選船標準、作業前管系試壓制度、船岸聯合巡查工作制度、安全警示和危害告知制度、貨物核查、確認制度)
深化口岸監管、服務設施建設,持續推進智慧通航,濱州VTS全面啟用,設置5路高清CCTV、2座無人機場,海上動態感知能力不斷增強,為船舶安全航行保駕護航。
閃電新聞記者 陳帥 濱州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