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界面新聞
2025-02-19 19:21:02
有了扎實穩定、禮遇民營經濟的發展環境,濱州冠軍產品頻出,也就不足為奇了。
文 | 陳明一
據新華社,2月17日上午,習近平總書記在京出席民營企業座談會并發表重要講話。他強調,“新時代新征程民營經濟發展前景廣闊、大有可為,廣大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大顯身手正當其時”。
座談會上,華為技術有限公司首席執行官任正非、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王傳福、新希望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劉永好等6位民營企業負責人代表先后發言,就新形勢下促進民營經濟發展提出意見和建議。
事實上,近年來,堅持召開民營企業家座談會,全國各地已然常態化。
那么,我們為什么要重視民營企業?
如果把目光轉向山東,近日,山東“民企圈”的大事莫過于,濱州的全球全國冠軍產品從53項躍升至67項,而新增的14項冠軍產品均出自民營企業。
可以說,敢于創新、冒險,這是民營企業最鮮明的標簽。商業模式自行探索、科技創新自擔風險,因此,高科技產業與領先技術企業,大多出自民營企業。尤其,面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民營企業的拼搏精神,著實應當珍惜。
“棉布是一種以棉紗為原料的機織物,具有多種組織規格和后加工處理方法,其主要特性包括吸濕性透氣性、保暖性和柔軟舒適等。”
在本次新增的14項冠軍產品中,山東魏橋紡織科技有限公司的棉布與紗線兩項產品,產能均列全球第一。
時間上溯,20年前,轟動全國的民營經濟“興福現象”就誕生在濱州博興。而冠軍產品從53項到67項,濱州僅用了一年的時間。更值得關注的是,在這67項全球、全國冠軍產品中,16項產品產能、產量、營收或市場占有率列全球第1位。
魏橋集團連續13年入圍世界500強,7家企業上榜中國民營企業500強,18家企業入選山東民營企業200強、資產總額列全省第1位……2024年,濱州交出了近20年最亮麗的答卷,民營企業構筑起了濱州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大盤。
近年來,濱州深入實施制造強市三年攻堅行動,聚焦推動制造業優質企業做大做強做優,通過充分挖掘“冠軍企業”“冠軍產品”的成功基因,從梯度培育、科技創新、優化環境等方面重點發力,“培土育苗,強樹造林”,構建形成從創新型中小企業、“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小巨人企業到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的全生命周期優質企業梯度培育“濱州模式”,為制造業優質企業鋪就“冠軍”之路。
2024年12月14日,濱州召開了市政府謀劃2025年重點工作暨“十五五”規劃編制務虛會議,以集思廣益、務虛謀實,更好引領和推動全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擴面提檔抓招商、擴能提效建項目、擴量提質強工業,新的一年,濱州決心“三大戰役”要乘風再起,再取佳績。
今年,濱州將實施招引項目質效提升行動,聚焦11條重點產業鏈,突出載體、科技、場景招商,招大引強、招新引優。支持企業間戰略合作、強強聯合,鼓勵“鏈主”企業招引高端項目。
濱州的目標很明確,今年,突出實體實業、堅持落地為重,力爭新引進“三類”500強項目20個、總投資過10億元項目100個以上,新簽約項目開工率超過70%,實體項目到位市外資金突破1200億元、實現兩位數增長。
2025年,濱州計劃聚力重大項目攻堅突破,加快建設總投資4400億元的700個以上省市縣重點項目,開工率、年度投資計劃完成率均實現100%,竣工投產200個以上。同時,突出抓好一批示范性、引領性項目,強力推動14個過百億、6個過50億產業鏈項目建設。用足用好國債、專項債、中央預算內資金支持政策,滾動儲備項目1000個以上,嚴格新上項目審核論證,堅決不編“空籃子”、不擺“花架子”。
2月13日,濱州市委宣傳部召開文化重點項目論證會,旨在圍繞孫子兵學文化傳承弘揚,推動打造兵學文化名城。
與會人員圍繞“去濱州——孫子教你營商之道、濱州‘營商之道’與‘孫子智慧’對話會、建設孫子文化書院”三個方面進行了深入的分析和討論。
雖然這只是關于“建設孫子文化書院”的研討會,但兵圣智慧打磨的“營商之道”,已經浸潤到這座魯北小城工作的方方面面。
事實上,濱州之所以敢于謀劃如此宏偉的產業發展藍圖,是因為濱州有著足夠的信心營造讓企業人才安心放心的環境。
面對各個城市“雙招雙引”競爭的日益白熱化,“簽約”并不代表項目終將“落地”。如何讓企業與人才留得住,這是招商引資得以順利快速進行的前提,也是穩投資的關鍵一環。
“我一直有個觀點,就是在城市發展中,有兩件事非常重要,一件是為企業服務好,一件是為院校服務好。為企業服務好,就解決了城市發展問題;為院校服務好,就解決了城市可持續發展問題。”濱州市委書記宋永祥說。
面對“兩個服務好”,濱州首先要為企業創造優質的營商環境,要進一步營造尊重企業家、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圍,打造支持企業、成全企業家的良好生態,這是濱州的利器。
作為經濟工作的“一號工程”,2023年,濱州市出臺了《關于成就企業家夢想行動的實施意見》,成立了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任雙組長的領導小組,通過定期聯席會商、專題會議推動、履職監管考核等機制,確保了各項政策精準落地,有效激發了市場活力和創新動力。這一舉措不僅讓民營企業家們感受到了來自政府的關懷與支持,更為他們實現夢想提供了堅實的保障。
為了更好地服務民營企業,濱州市搭建了線上線下融合的服務平臺。線上,企業家夢想網上直報平臺實現了“365天×24小時”不打烊的專屬服務;線下,市級領導“1+5+N”幫包責任制、“六個一暖企服務”等載體更是將政策與服務送到了企業的心坎上。同時,隨著“惠企通服務平臺”的優化升級,政策推送更加精準,企業獲得獎補資金更加便捷,加之各類招聘活動的舉辦,更是有效緩解了企業的用工難題。
近年來,針對實體經濟發展的痛點,濱州市精準施策、精準滴灌,通過組織企業赴先進地區對標學習、開展產業鏈融鏈固鏈專題輔導、圍繞企業需求開展精準培訓、制定招商引資工作方案等一系列措施,全面激發了經濟活力,為民營經濟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
通過編纂《星耀濱州》、選聘“發展顧問”、推薦企業家入選省級榜單等方式,濱州市加強對優秀企業家的宣傳表揚,樹立了一批可學可比的先進典型。同時,聚焦科技創新、綠色低碳等領域,濱州市還強化龍頭企業定向培育,推動更多企業上榜中國民營企業500強、中國制造業民營企業500強等榜單。
值得關注的是,濱州借助非公經濟領導小組和黨建聯盟的優勢,通過“心安民營”工程,關注民營企業家的心理健康和法律服務需求,以高標準打造民營企業心理健康服務中心、搭建心理服務云平臺、組建專家團隊等措施,濱州市為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全方位的支持和保障。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毫不動搖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保證各種所有制經濟依法平等使用生產要素、公平參與市場競爭、同等受到法律保護,促進各種所有制經濟優勢互補、共同發展。
如今的濱州,已然把“讓企業和企業家舒服”作為城市發展的核心理念,濱州開展的成就企業家夢想行動,去年以來有5900多個企業家夢想變為現實,而禮遇民營經濟的碩果反哺這座城市,濱州已培育形成高端鋁業、精細化工、智能紡織、食品加工、畜牧水產五大千億級優勢產業集群,擁有41個工業大類中的38個。
目前,濱州正努力打造全國首個“心安城市”,建設國家兒童友好城市、國家體育公園城市、青年發展友好型城市、康養示范城市。“既來之,則安之”,有了扎實穩定、禮遇民營經濟的發展環境,濱州冠軍產品頻出,也就不足為奇了。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