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2月5日訊 近年來,鄒平市認真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全面開展生態清潔小流域工程,統籌考慮人居環境提升和鄉村振興發展,有力促進了生態、產業、經濟發展。
鄒平市好生街道賈莊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王玉慶說:“這片土地現在是我們改造好的農田,以前這里的土地比較貧瘠,一年只能種一季玉米,還得靠天吃飯,現在通過改造,一年種兩季,一季小麥,一季玉米,產量提高了很多。”
日前,在鄒平市好生街道南部山區,賈莊村黨支部書記王玉慶向記者介紹起這一片農田的變化。昔日連片的貧瘠土地,如今已變為良田,放眼望去,小麥長勢喜人,這得益于生態清潔小流域項目的實施
鄒平市好生街道曹家管理區工作人員李冰鑫說:“我們通過生態清潔小流域項目,新建石坎梯田14道2400米,把390余畝貧瘠土地改造成了優質的農田,農戶一畝地至少增產500余斤,極大地增加了村集體和農戶的收入。”
今年以來,鄒平書聚焦南部山區水土保持工作,以土壤保育、河道整理、道路硬化、生態維護為基礎,投資700萬元全力推進實施生態清潔小流域項目,進一步改善生態環境,構建起完善的水土保持體系。
鄒平市好生街道水利站站長宗玉說:“我們整個項目除了石坎梯田項目外,還對豬籠河石河段900余米的河道進行水保整治,并對300余米的生產路和田埂路進行改造,同時對山區10000余株的刺槐進行了補植。”
小流域連接著一方水土,照應著一方百姓。鄒平市好生街道以項目建設為依托,以小流域為單元,以水系、村莊周邊為重點,治山、治水、治污協同推進,有效促進當地生態水系建設,保護耕地土壤,提高耕地肥力,保障了糧食安全。下一步,將以山清水凈、村美民富為目標,以水系、村莊和城鎮周邊為重點,繼續建設一批打基礎、利長遠、促發展、惠民生的農田水利工程。進一步改善生態環境,構建完善的水土保持體系,推動建設和諧宜居生態好生。
閃電新聞記者 陳帥 鄒平臺 楊海龍 濱州報道